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肝硬化本身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某些可能诱发肝硬化的基础疾病存在遗传倾向,例如遗传性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等。肝硬化的发生主要与长期肝损伤有关,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因素。
遗传性血色病是一种铁代谢障碍疾病,患者体内铁过量沉积可导致肝脏纤维化。肝豆状核变性由铜代谢异常引起,铜在肝脏蓄积可能引发肝硬化。这两种疾病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若父母携带致病基因,子女有一定概率患病。但大多数肝硬化病例与后天因素相关,如乙型肝炎病毒长期感染未控制,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直至肝硬化。酒精滥用导致肝细胞反复损伤修复,也是肝硬化的常见诱因。非酒精性脂肪肝伴随代谢异常时,持续肝细胞炎症同样可能进展为肝硬化。
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血清铁、铜蓝蛋白等针对性筛查。普通人群应注重肝炎疫苗接种、控制饮酒量、保持合理体重等预防措施。出现乏力、腹胀、皮肤黄染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评估肝功能状态,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