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曹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呼吸内科
孩子流感发烧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使用退热药、抗病毒治疗、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流感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家长可使用温水擦拭孩子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保持室温在20-24摄氏度,穿着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若孩子出现寒战或手脚冰凉,需暂停擦拭并注意保暖。
家长需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发热时体内水分蒸发加快,可能出现口干、尿量减少。可适当给予鲜榨果汁、米汤等流质食物,避免含糖饮料。观察孩子排尿情况,若6小时无排尿需警惕脱水。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家长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不同剂型退热药需间隔4-6小时使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禁止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避免超量导致肝损伤。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
流感确诊后48小时内,医生可能开具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发热病程。需严格按疗程服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痛等。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若发热持续3天未退,或出现呼吸困难、嗜睡、抽搐、皮疹等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诊。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可明确感染类型。重症患儿可能需要住院进行氧疗或静脉补液治疗。就医时需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流感期间家长应保持居室通风,每日开窗2-3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搭配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孩子,建议在流行季节前完成接种。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记录发热时间和用药情况,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