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子宫息肉在B超检查中未被发现,可能与息肉体积过小、位置隐蔽、仪器分辨率不足或操作者经验有关。子宫息肉通常由内分泌紊乱、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月经量增多等症状。
体积较小的息肉直径可能不足5毫米,常规B超难以清晰显示,尤其是位于宫角或内膜褶皱处的病灶。黏膜下息肉若未向宫腔明显突出,超声回声容易与正常内膜组织混淆。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的低频探头分辨率有限,对微小病变识别能力较弱,而高频阴道超声能提升检出率。检查时机选择月经干净后3-7天最佳,增生期内膜较薄有利于病灶显影。操作者若未多切面扫查或未结合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信号,可能遗漏血供不丰富的息肉。
对于高度怀疑但B超阴性的情况,宫腔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宫腔形态并取活检,是诊断金标准。三维超声重建技术可立体显示息肉基底附着情况,造影增强能鉴别内膜息肉与黏膜下肌瘤。磁共振成像对合并腺肌症或深肌层浸润的病例具有鉴别价值。绝经后妇女内膜萎缩可能掩盖息肉显示,需结合肿瘤标志物评估恶变风险。
建议有异常出血症状的患者选择月经周期合适时段复查阴道超声,必要时进行宫腔镜检查。日常应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避免长期使用雌激素制剂,控制慢性妇科炎症。30岁以上女性每年应做妇科超声筛查,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高风险人群需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