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曹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呼吸内科
预防感冒引起鼻窦炎可通过增强免疫力、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病原体、及时治疗感冒症状、合理使用加湿器等方式实现。鼻窦炎通常由感冒病毒或细菌感染扩散至鼻窦引发,表现为鼻塞、头痛、面部压痛等症状。
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优质蛋白的鱼类及全谷物,有助于提升免疫功能。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
感冒期间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2-3次,可选用鼻腔喷雾器或洗鼻壶。擤鼻涕时需单侧交替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病原体逆行进入鼻窦。外出归来后可用温盐水漱口清洁咽喉部。
流感季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家庭成员感冒时需分餐进食,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定期对门把手、手机等高频接触物品用75%酒精消毒。
出现流涕、鼻塞等感冒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缓解鼻黏膜水肿。若伴随黄绿色脓涕持续3天以上,需就医排查细菌性鼻窦炎,可能需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
冬季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使用纯净水加湿并每日更换。避免加湿器正对头部摆放,防止鼻腔黏膜过度湿润反而降低防御能力。每周彻底清洗加湿器水箱,防止霉菌滋生。
预防期间需注意观察体温变化,若感冒后出现持续头痛、嗅觉减退或面部胀痛超过10天,应及时进行鼻窦CT检查。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改善鼻腔通气,寒冷天气外出时用围巾保护口鼻。过敏体质者需定期更换床单被罩,减少尘螨刺激诱发鼻窦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