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2.9万次浏览

李涛 主任医师

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孕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可能与妊娠期生理变化、病毒性肝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等因素有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1、妊娠期生理变化

妊娠中晚期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导致肝脏代谢负担加重,出现轻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这种情况通常为一过性,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保持低脂饮食,避免过度劳累。伴随症状可能包括轻微乏力或食欲减退。

2、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可引起肝细胞炎症,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升高。孕妇需完善肝炎病毒筛查,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替诺福韦酯片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可能伴随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

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该病与雌激素水平升高相关,表现为皮肤瘙痒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轻症可通过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重症需考虑提前终止妊娠。典型症状包括夜间加重的瘙痒及尿色加深。

4、药物性肝损伤

部分孕妇因服用铁剂、抗生素等药物可能导致肝酶异常。发现异常后应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保护肝细胞。多伴有皮疹或发热等过敏反应。

5、脂肪肝

妊娠期体重增长过快可能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建议控制体重增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当进行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常合并血糖或血脂代谢异常。

孕妇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时应避免焦虑,保证充足睡眠,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饮食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豆腐,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每周进行3-5次散步等温和运动,避免仰卧位运动。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在产科和肝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服用保肝药物。建议每2-4周复查肝功能,若出现皮肤黄染、持续呕吐或腹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