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内科
胃痛伴随发烧可能由急性胃肠炎、胃溃疡、食物中毒、胆道感染、阑尾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胃黏膜保护、补液支持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进食不洁或变质食物后,病原体侵入胃肠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典型表现为阵发性胃绞痛、呕吐腹泻伴低热,严重时可出现脱水。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诺氟沙星胶囊抗感染,并口服补液盐预防电解质紊乱。家长需注意儿童排便次数及尿量变化。
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胃黏膜破损加深,可能伴有38℃以下低热。疼痛多位于剑突下,进食后加重。确诊需胃镜检查,可联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和克拉霉素片进行根治治疗。避免辛辣刺激饮食。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后产生毒素,2-6小时内突发剧烈胃痛、高热寒战。需立即停用可疑食物,轻症可服用盐酸小檗碱片,重症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家长需保留剩余食物样本供检测。
胆囊结石诱发胆管炎时,右上腹绞痛向右肩放射,体温可达39℃以上,可能伴黄疸。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显著升高,超声检查可确诊。急性期需禁食并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必要时行ERCP取石。
炎症刺激内脏神经导致定位模糊的上腹痛,随病情发展转移至右下腹并出现38.5℃左右发热。血象检查中性粒细胞升高,CT可辅助诊断。确诊后应尽早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延误可能引发穿孔。
出现胃痛伴发烧时应暂停固体饮食,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补充水分。发热超过38.5℃可物理降温,但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刺激胃肠道的退热药。记录症状变化时间线及诱因,就医时携带近期用药史。慢性胃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胃镜,饮食遵循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原则,减少腌制及高脂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