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体检筛查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和肝脏功能评估,常见项目包括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等。
通过抽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等病毒标志物,可明确是否存在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感染。甲肝和戊肝可通过检测IgM抗体辅助诊断。若结果阳性需进一步做病毒载量检测确认活动性感染。
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能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和胆汁排泄功能。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炎症或坏死,胆红素异常可能伴随黄疸,需结合其他检查判断病因。
无创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及血流情况,可发现脂肪肝、肝硬化、肝肿瘤等结构性病变。超声弹性成像还能评估肝纤维化程度,但对早期肝炎敏感性有限。
通过FibroScan等设备测量肝脏硬度值,定量评估肝纤维化分期。适用于慢性肝炎患者随访,可减少肝穿刺活检需求,但受肥胖、肋间隙狭窄等因素影响。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反映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常见于重症肝炎或肝硬化失代偿期。联合血小板计数可预测门静脉高压风险,为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参考。
建议体检前3天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影响肝功能指标,空腹8小时以上进行抽血检查。长期饮酒、家族肝病史等高危人群应每年筛查,发现异常及时到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诊。日常需避免共用注射器、不洁饮食等肝炎传播途径,接种乙肝疫苗可提供有效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