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斌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胸闷变异性哮喘是一种以胸闷为主要症状的特殊哮喘类型,通常由气道高反应性、炎症反应、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支气管舒张试验、肺功能检查等方式确诊。胸闷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规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避免接触过敏原、进行呼吸训练、心理疏导等。
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控制气道炎症,减少胸闷发作频率。这类药物需长期规律使用,不可自行停药。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口腔念珠菌感染等不良反应,使用后需及时漱口。对糖皮质激素过敏者禁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慎用。
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溶液等药物能快速缓解胸闷症状,适用于急性发作时使用。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若每周使用超过2次提示控制不佳,需调整治疗方案。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慎用,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可能诱发胸闷发作,建议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寝具,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装修后需充分通风,避免接触甲醛等刺激性气体。冬季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雾霾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训练能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通气功能。建议每天练习2次,每次10-15分钟。吸气时用鼻缓慢吸气,呼气时缩唇如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呼气时间应为吸气时间的2-3倍。训练初期可能出现头晕,应循序渐进增加训练强度。
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加重胸闷症状,可通过正念冥想、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方法缓解心理压力。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纠正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减少过度换气发作。家属应避免过度关注患者症状,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有助于病情控制。
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抗氧化营养素,避免食用可能诱发过敏的海鲜、坚果等食物。规律进行游泳、快走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运动前可预防性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出现胸闷加重、夜间憋醒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