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孩子出现内伤咳嗽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环境湿润、服用止咳药物、中医调理、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内伤咳嗽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气候变化、体质虚弱等原因引起。
孩子咳嗽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或过甜过咸的食物,如辣椒、糖果、薯片等。建议选择温热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百合粥、雪梨炖冰糖、白萝卜蜂蜜水。这些食物有助于润肺止咳,减轻咽喉刺激。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进食后咳嗽是否加重,若出现食物过敏需立即停止食用。
干燥空气会加重呼吸道黏膜损伤,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粉尘、宠物毛发等过敏原,定期清洗床单窗帘。夜间可将孩子枕头垫高15-20度,有助于减少胃酸反流刺激引发的咳嗽。家长需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罗红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干咳可选用右美沙芬糖浆,痰多者可用氨溴索口服溶液或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需注意2岁以下幼儿禁用中枢性镇咳药,家长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肺热咳嗽可用川贝枇杷露或蛇胆陈皮散,风寒咳嗽适用通宣理肺丸。体质虚弱者可长期服用玉屏风颗粒增强免疫力。推拿可选择揉肺俞穴、分推肩胛骨等手法,每日1-2次。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中医院进行体质辨识后再用药。
对于支气管痉挛或痰液黏稠的情况,可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进行雾化吸入。严重喘息时可添加异丙托溴铵溶液,每日1-2次。雾化后需帮助孩子拍背排痰,清洁面部避免药物残留。家长要严格遵循医嘱控制雾化频率和时长。
孩子咳嗽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外出时佩戴口罩防护。观察咳嗽是否伴随发热、喘息、呕吐等症状,若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排查肺炎、哮喘、支气管异物等疾病。定期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