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贫血原因

6.06万次浏览

李婷婷 副主任医师

李婷婷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内科

老年人贫血可能由营养缺乏、慢性疾病、骨髓造血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失血等原因引起。贫血主要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1、营养缺乏

铁、维生素B12或叶酸摄入不足是常见诱因。老年人胃肠吸收功能下降、饮食单一易导致造血原料缺乏。铁缺乏时建议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维生素B12缺乏需补充甲钴胺片、腺苷钴胺片等。

2、慢性疾病

慢性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此类贫血需控制原发病,肾性贫血患者可能需要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长期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也会通过炎症因子干扰铁代谢。

3、骨髓功能减退

随着年龄增长,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增殖能力下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病会导致病态造血,表现为外周血三系减少。需通过骨髓穿刺明确诊断,严重者可能需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改善造血。

4、药物副作用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引发消化道隐性出血,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片会直接抑制骨髓造血。老年人合并用药多,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铁吸收。

5、隐性失血

消化道肿瘤、痔疮等慢性失血容易被忽视。老年人胃黏膜萎缩更易发生消化道出血,建议定期进行粪便隐血试验筛查。女性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也需警惕,妇科超声检查可辅助诊断。

老年人贫血护理需保证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适量食用牛肉、菠菜、黑木耳等食物。避免浓茶影响铁吸收,餐后间隔2小时再饮茶。适度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跌倒。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变化趋势,服药期间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加重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