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肝硬化腹水后期症状主要包括腹胀加重、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腹部膨隆和尿量减少。肝硬化腹水通常由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肾脏功能异常和腹腔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黄疸、呕血、意识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或进行腹腔穿刺引流,同时注意限制钠盐摄入并保证适量优质蛋白补充。
腹水积聚导致腹腔压力持续升高,患者会感到腹部紧绷和胀痛,平卧时症状更明显。这与门静脉高压导致血管内液体渗入腹腔有关,可能伴随食欲减退和早饱感。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严重时需行腹腔穿刺放液术。日常需每日测量腹围并记录体重变化。
大量腹水推挤膈肌上移会限制肺部扩张,表现为气促、端坐呼吸,尤其在活动后加重。这种机械性压迫可能诱发胸腔积液,需通过超声定位后行治疗性穿刺。可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联合托伐普坦片调节水盐平衡。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突然体位改变。
由于低蛋白血症和门静脉高压共同作用,液体从血管渗入组织间隙,呈现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常见于踝部和胫前区。需检测血清白蛋白水平,必要时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可配合使用布美他尼注射液加强利尿,同时穿戴医用弹力袜预防皮肤溃破。每日需限制饮水量在1000毫升以内。
腹腔内游离液体超过2000毫升时会出现明显蛙状腹,脐部外凸伴腹壁静脉曲张。这种体征多与肝硬化失代偿期相关,可能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治疗需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抗感染,联合腹水浓缩回输术。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腹压骤增动作,如剧烈咳嗽或弯腰提重物。
肝肾综合征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4小时尿量常少于400毫升,尿液颜色加深且泡沫增多。这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相关,需监测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可短期使用特利加压素注射液改善肾灌注,严重时需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日常应记录每小时尿量,控制每日钠摄入量低于2克。
肝硬化腹水患者需严格遵循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3克,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易消化优质蛋白。可适量食用冬瓜、赤小豆等利水食材,禁止饮酒及坚硬食物。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每2小时翻身一次。定期复查肝功能、电解质和腹部超声,若出现发热或腹痛加剧须立即就诊。心理上需接受疾病长期管理的事实,避免情绪波动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