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暑的体质怎么调理

2.81万次浏览

马伟 副主任医师

马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内科

易中暑体质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补充水分、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中暑体质可能与遗传因素、汗腺功能异常、基础疾病、电解质失衡、慢性脱水等因素有关。

1、调整生活习惯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活动。穿着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佩戴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室内保持通风,必要时使用空调或风扇降低环境温度。随身携带便携式小风扇或降温喷雾辅助散热。

2、补充水分

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可交替饮用淡盐水、椰子水或含钾钠的电解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建议每小时补充150-200毫升。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需增加饮水量。高温作业或运动时,每15-20分钟补充100毫升水分。

3、合理饮食

增加西瓜、黄瓜、苦瓜等富含水分的蔬果摄入,适量食用绿豆、莲子、百合等清热食材。补充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紫菜,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可饮用菊花茶、金银花茶等具有清热解暑功效的茶饮。

4、适度运动

选择游泳、瑜伽、太极等中低强度运动增强体温调节能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逐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提高热适应能力,运动前后监测心率变化。运动时携带冰毛巾随时擦拭降温。

5、中医调理

体质阴虚者可服用生脉饮、清暑益气汤等方剂,湿热体质适用藿香正气水、六一散。穴位按摩选取合谷、曲池、足三里等清热穴位,每周艾灸关元、气海穴2-3次。夏季可进行刮痧疗法促进排汗散热,三伏贴敷增强阳气。

易中暑体质者需建立长期调理计划,夏季尤其要加强防护。随身携带人丹、十滴水等防暑药品,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症状时立即转移到阴凉处。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定期监测基础疾病状况。建议每年入夏前进行体检,评估体质改善情况并调整调理方案。日常可记录体温、饮水量等数据,帮助识别个体化的易中暑触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