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缺乏易患坏血病

3.25万次浏览

李婷婷 副主任医师

李婷婷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内科

缺乏维生素C容易患坏血病。坏血病是由于长期维生素C摄入不足导致胶原蛋白合成障碍,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伤口愈合延迟、皮下瘀斑等症状。维生素C缺乏可能由饮食不均衡、吸收障碍、代谢需求增加等因素引起。

1、饮食不均衡

长期缺乏新鲜蔬菜水果摄入是维生素C缺乏的主要原因。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柑橘类水果、猕猴桃、西蓝花等食物中,若日常饮食以精加工食品为主,可能导致摄入不足。建议每日摄入300克以上新鲜蔬菜和200克水果,优先选择维生素C含量高的品种。

2、吸收障碍

胃肠疾病如慢性腹泻、克罗恩病可能影响维生素C吸收。这类患者常伴随腹痛、腹泻等症状,需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补充维生素C制剂,如维生素C泡腾片或注射剂,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代谢需求增加

妊娠期、哺乳期、创伤恢复期及吸烟者维生素C需求量显著增加。吸烟会加速维生素C分解,建议吸烟者每日额外补充35毫克维生素C。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咀嚼片或缓释片满足特殊需求。

4、药物相互作用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避孕药等可能增加维生素C排泄。这类人群可能出现轻微瘀斑等早期缺乏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并监测维生素C水平,必要时补充维生素C肠溶片。

5、遗传性疾病

罕见遗传病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会影响维生素C代谢。这类患者需严格监测维生素C水平,避免出现严重出血倾向,治疗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可能需定期输注维生素C注射液。

预防坏血病需保证每日维生素C摄入量达到100毫克,优先通过饮食补充。特殊人群可适量食用维生素C含量高的刺梨、鲜枣等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C补充剂。出现牙龈自发出血、关节肿痛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避免发生贫血或更严重的并发症。日常应避免过度烹饪导致维生素C流失,蔬菜建议快炒或凉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