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感染性休克的首选药物主要有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感染性休克是由严重感染导致的循环衰竭,需立即进行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同时积极控制感染源。
去甲肾上腺素是感染性休克的一线血管活性药物,主要通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该药物能有效改善外周血管阻力,适用于分布性休克。使用时应通过中心静脉导管给药,需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去甲肾上腺素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局部组织缺血等不良反应。
多巴胺具有剂量依赖性药理作用,低剂量时主要兴奋多巴胺受体,中等剂量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多巴胺可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替代选择。该药物可能引起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副作用,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使用。
血管加压素适用于对儿茶酚胺类药物反应不佳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该药物通过激活血管平滑肌V1受体产生缩血管作用。血管加压素能减少儿茶酚胺类药物的用量,但可能引起心肌缺血、肠系膜缺血等并发症,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肾上腺素具有强大的α和β受体激动作用,可用于严重低血压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该药物能显著提高心输出量和血压,但可能增加心肌耗氧量,导致心律失常。肾上腺素通常作为二线药物,在去甲肾上腺素效果不佳时考虑使用。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后仍存在休克的病例。氢化可的松等药物能抑制过度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高血糖、感染风险增加等不良反应,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疗程。
感染性休克患者需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除药物治疗外还应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控制感染源、器官功能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尿量、乳酸水平等指标。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医护人员需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营养支持应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必要时可采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