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症要是没治会有什么情况

5568次浏览

李婷婷 副主任医师

李婷婷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内科

新生儿溶血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主要有黄疸加重、胆红素脑病、贫血、肝脾肿大、心力衰竭等。

1、黄疸加重

未治疗的溶血症会导致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皮肤和巩膜黄染程度逐渐加深。黄疸可能从面部蔓延至躯干及四肢,严重时体液和黏膜也会呈现黄色。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进一步影响新生儿喂养和睡眠状态。

2、胆红素脑病

当血清胆红素超过临界值可能穿透血脑屏障,引发急性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为嗜睡、肌张力减低和吸吮无力,进展期出现高声尖叫、角弓反张和发热,后期可能遗留听力障碍、脑性瘫痪等不可逆神经损伤。

3、贫血

持续溶血会导致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贫血症状。重度贫血可能引起组织缺氧,影响多器官发育。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髓外造血反应,表现为肝脾代偿性肿大。

4、肝脾肿大

溶血过程中大量红细胞破坏会使肝脏和脾脏负荷加重,触诊可发现肋缘下脏器肿大。持续的髓外造血可能进一步导致腹腔脏器功能受损,部分患儿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和低蛋白血症。

5、心力衰竭

严重贫血时心脏代偿性增加输出量,长期高负荷运转可能导致心肌肥厚和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四肢水肿和喂养困难,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需警惕心源性休克等危急情况。

新生儿溶血症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和血红蛋白值,蓝光照射是降低胆红素的有效手段,严重贫血需考虑输血治疗。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避免进食可能诱发溶血的药物或食物,保持合理室温避免新生儿着凉。定期进行神经行为评估和听力筛查,发现异常及时转诊专科治疗。注意观察患儿皮肤颜色、精神状态和喂养情况变化,出现拒奶、抽搐等表现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