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肝硬化不是癌症,但肝硬化可能增加肝癌的发生概率。肝硬化是由长期慢性肝损伤导致肝组织纤维化和结构异常,而癌症是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
肝硬化属于慢性进行性肝病,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肝细胞在反复损伤修复过程中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导致肝脏变硬、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腹水、黄疸、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症状,但病变细胞仍保留相对正常的生物学行为。
肝癌是肝细胞或胆管细胞恶性转化的结果,癌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肝硬化患者因持续炎症和再生微环境改变,肝细胞DNA损伤累积可能诱发癌变。临床数据显示部分肝癌病例会经历肝硬化阶段,但并非所有肝硬化都会发展为肝癌。
肝硬化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及时发现癌变迹象。戒酒、控制体重、抗病毒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若出现肝区疼痛、消瘦等预警症状,需立即进行增强CT或核磁共振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