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科
月经前几天腹痛可能是由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原发性痛经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酸、恶心等症状。可通过热敷、药物缓解、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
月经前体内前列腺素分泌增多,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引发腹痛。这种生理性疼痛通常较轻,伴随乳房胀痛或情绪波动。建议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避免生冷食物,适量饮用姜茶缓解症状。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可能造成经前持续加重的腹痛,常伴随性交痛或不孕。可能与经血逆流、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确诊需通过超声或腹腔镜检查,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地诺孕素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生殖道感染引发的盆腔炎症可能在月经前加剧,腹痛多位于下腹两侧,伴随异常分泌物或发热。常见病原体包括淋球菌、衣原体等。需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
子宫肌层良性肿瘤在经期前可能因充血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导致腹胀或便秘。肌瘤超过5厘米或引起严重贫血时,需考虑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等手术治疗方案。
无器质性病变的原发性痛经常始于青春期,月经前1-2天出现痉挛性疼痛。可能与子宫过度收缩有关,可遵医嘱使用酮洛芬肠溶胶囊、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药物调节。
经期前腹痛期间应保持腹部保暖,每日进行30分钟散步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不适。饮食选择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羹,限制咖啡因及高盐食品摄入。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大量血块、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至妇科进行超声检查和激素水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