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乙肝病毒感染的症状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疼痛等。乙肝病毒感染可能由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等途径引起,通常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区不适等症状。
乙肝病毒感染后,患者常出现乏力症状,表现为容易疲劳、精神不振。乏力可能与病毒对肝细胞的损害有关,导致能量代谢异常。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若乏力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
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食欲减退,患者可能出现厌油腻、进食量减少等情况。这与肝脏消化功能受损有关。建议患者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食欲减退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多酶片、胰酶肠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
部分乙肝病毒感染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尤其在急性感染期较为明显。这可能与肝功能异常导致毒素堆积有关。患者可少量饮用姜茶缓解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等止吐药物。
黄疸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这是由于肝细胞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所致。出现黄疸时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使用茵栀黄颗粒、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治疗。
乙肝病毒感染可引起肝区隐痛或胀痛,多位于右上腹部。这与肝脏炎症导致肝包膜牵张有关。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可局部热敷缓解疼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
乙肝病毒感染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饮食上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如鱼肉、鸡蛋、新鲜蔬菜等。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