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曹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呼吸内科
发烧39度时哺乳可能增加婴儿感染风险,但多数情况下乳汁成分不受影响。哺乳期发热可能与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需结合病因评估哺乳安全性。
哺乳期母亲体温升高至39度时,若为普通感冒或乳腺炎未化脓阶段,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反而有助于婴儿获得被动免疫。此时需注意哺乳前后洗手、佩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播病原体。持续哺乳有助于维持乳汁分泌,防止乳腺导管堵塞加重炎症。观察婴儿有无拒奶、烦躁等异常反应,母亲应增加水分摄入保证泌乳量。
当发热由巨细胞病毒感染、活动性肺结核或乳腺脓肿引起时,病原体可能通过乳汁传播。使用甲硝唑片、更昔洛韦胶囊等药物期间,部分成分会进入乳汁。此时需暂停亲喂,改用吸奶器排空乳房,待体温正常24小时后再恢复哺乳。婴儿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
哺乳期发热期间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蒸蛋羹。室内保持通风,每4小时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超过48小时或伴随乳房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需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体温超过38.5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避免使用含伪麻黄碱的复方感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