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静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医内科
剖腹产补气血的最佳时期是产后1-3个月,此时身体处于恢复关键期,气血消耗较大,需针对性调理。
产后1个月内以排恶露、伤口愈合为主,此时过度补益可能影响子宫收缩或导致恶露不尽。产后1-3个月是气血恢复的黄金期,此时子宫基本复位,胃肠功能逐步恢复,可循序渐进补充营养。建议选择易吸收的食材如动物肝脏、红肉、红枣等,搭配当归、黄芪等药材炖汤,避免油腻。产后3个月后若仍有乏力、头晕等气血不足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方案。
剖腹产产妇补气血需注意个体差异。若合并贫血、感染或慢性疾病,需先治疗基础问题再进补。哺乳期女性应避免过量食用燥热药材,防止影响乳汁质量。日常可适当食用黑芝麻、枸杞、山药等平补食材,配合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口干、便秘等上火症状,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
产后恢复期间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定期复查血常规评估贫血情况。饮食调理应配合适度活动,如产后康复操、散步等,避免久卧不动影响气血运行。若气血亏虚症状持续未改善,建议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失血等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