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应该怎么办

3.04万次浏览

李涛 主任医师

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胆囊息肉可通过定期复查、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等方式治疗。胆囊息肉可能与胆固醇代谢异常、慢性胆囊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1、定期复查

胆囊息肉直径小于10毫米且无不适症状时,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腹部超声。复查可监测息肉大小变化,直径增长超过2毫米/年或出现胆囊壁增厚需警惕恶变风险。患者应选择同一家医院进行超声检查以保证结果可比性。

2、调整饮食

减少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每日胆固醇摄入量控制在300毫克以下。增加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胆固醇代谢。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食品刺激胆囊收缩。

3、药物治疗

合并慢性胆囊炎时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药物。熊去氧胆酸胶囊能调节胆汁成分,消炎利胆片可缓解胆囊炎症,胆舒胶囊有助于改善胆汁淤积。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肝功能。

4、胆囊切除术

息肉直径超过10毫米或伴有胆囊结石时,可能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适用于息肉基底宽大或疑似恶变病例,术后需留置引流管5-7天。术前需通过增强CT或MRI评估息肉与胆囊壁的关系。

5、腹腔镜手术

单发息肉且直径在10-15毫米之间可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术后3-5天可出院。术中需送快速病理检查,如确诊为腺瘤性息肉需扩大切除范围。

胆囊息肉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诱发胆囊炎发作。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脂质代谢。术后患者需遵循低脂饮食原则3-6个月,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出现持续性腹痛、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复查,排除息肉恶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