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手术风险

1.93万次浏览

钱瑾 副主任医师

钱瑾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整形外科

嗜铬细胞瘤手术风险主要包括血压剧烈波动、心血管事件、出血及肿瘤复发等。手术风险程度与肿瘤位置、大小、术前准备充分性等因素相关。

嗜铬细胞瘤手术过程中最需警惕的是血压骤升骤降。由于肿瘤会异常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术中触碰肿瘤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而肿瘤切除后又可能出现顽固性低血压。这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能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律失常。术前充分使用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进行药物准备,可显著降低此类风险。术中需严密监测动脉血压,并备好硝普钠等速效降压药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等升压药物。

手术出血风险与肿瘤血供丰富程度密切相关。部分嗜铬细胞瘤与重要血管关系密切,如腹主动脉旁肿瘤可能包裹肾动静脉,增加分离难度。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可减少创伤,但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术后需监测血红蛋白变化,警惕迟发性出血。肿瘤残留或复发多与手术切除不彻底有关,尤其是异位或多发性肿瘤。术后定期复查尿甲氧基肾上腺素等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

术后恢复期需持续监测血压变化,逐步调整降压药物剂量。建议保持低盐饮食,避免摄入含酪胺食物如奶酪、熏制品等。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肾上腺CT或MRI。若出现头痛、心悸、多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复发可能。长期随访中需关注心血管系统功能,必要时进行心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