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七个月宝宝突然呕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水分、暂停辅食、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七个月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若喂奶过急、奶量过多或辅食添加不当,可能导致呕吐。表现为进食后立即吐出未消化奶液,无发热等其他症状。家长需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暂停新添加的辅食种类。呕吐后禁食1小时再尝试喂少量温水。
腹部受凉或饮食结构突然改变可能引发胃肠蠕动异常。宝宝会出现间歇性呕吐,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大便次数增多但性状正常。建议用温热手掌顺时针按摩腹部,保持室温26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接触牛奶蛋白或新添加的蛋黄等辅食后,可能出现过敏性呕吐。特征为进食特定食物后30分钟内喷射状呕吐,可能伴有面部红疹。需立即停止可疑食物,记录饮食日记,必要时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急性期可遵医嘱服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缓解症状。
鼻咽部分泌物倒流刺激可能引发反射性呕吐。常见于感冒初期,呕吐物多含黏液,伴有鼻塞、低热。家长需用生理海盐水清理鼻腔,保持45度角斜坡卧位。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同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时会出现频繁呕吐,每日可达10次以上,后期伴随水样便。呕吐物可能有酸臭味,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进行大便轮状病毒检测,治疗可选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配合补液盐预防电解质紊乱,严重时需静脉补液。
家长应记录呕吐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保持宝宝侧卧防误吸。呕吐后先禁食1小时再尝试喂5毫升温水,无呕吐再逐渐增加喂养量。避免强迫进食,暂停油腻辅食。若出现喷射状呕吐、呕吐物带血丝、持续8小时无尿、囟门凹陷等脱水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日常注意奶瓶消毒,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新食物需观察3天再添加下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