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脸色发黄可能由遗传因素、饮食不当、肝胆疾病、贫血、胡萝卜素血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部分人群因先天基因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出现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表现为皮肤黏膜轻度黄染。该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使用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长期过量食用富含胡萝卜素的南瓜、柑橘等食物可能导致胡萝卜素血症,使角质层厚的部位如手掌、足底出现橙黄色改变。调整饮食结构后2-6周可自行消退,期间建议减少胡萝卜、芒果等食物的摄入量,同时增加维生素B族的补充以促进代谢。
病毒性肝炎、胆管结石等疾病会导致胆红素排泄障碍,引发黄疸伴尿液颜色加深。临床常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严重胆道梗阻可能需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需严格戒酒,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以辅助肝功能恢复。
红细胞破坏增多会使间接胆红素升高,表现为皮肤黄染伴乏力。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应避免接触蚕豆,自身免疫性溶血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等免疫抑制剂。建议每周食用猪肝、菠菜等含铁食物,但需与维生素C同服以促进吸收。
长期服用抗疟药伯氨喹、抗结核药异烟肼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出现黄疸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静脉注射谷胱甘肽注射液进行解毒治疗。用药期间应每月复查肝功能,避免联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等具有肝毒性的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瘦肉、鸡蛋等优质蛋白摄入,避免过度节食。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肝硬化患者需控制运动强度。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使用含维生素E的护肤品帮助改善皮肤代谢。若黄染持续加重或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须立即至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