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吃什么药效果好

彭敏 副主任医师

彭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内科

糜烂性胃炎通常可选用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等药物联合治疗,常用药物有铝碳酸镁、奥美拉唑、莫沙必利等。

1、抑酸药: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能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侵蚀。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适用于轻中度胃酸分泌过多,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钙吸收。胃内pH值升高有助于黏膜修复,通常疗程为4-8周。

2、胃黏膜保护剂:

铝碳酸镁可在溃疡面形成保护膜,中和胃酸并吸附胆汁酸。硫糖铝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层,需空腹服用。胶体果胶铋可刺激前列腺素分泌促进黏膜修复,使用期间可能出现黑便。

3、促动力药:

莫沙必利通过激活5-HT4受体加速胃排空,减少胆汁反流。多潘立酮可改善上腹胀满症状,但需避免与抗胆碱药同用。伊托必利兼具多巴胺D2受体阻断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

4、中药制剂:

荆花胃康胶丸含土荆芥挥发油可抑制幽门螺杆菌。气滞胃痛颗粒适用于肝胃不和型疼痛,含柴胡、枳壳等疏肝理气成分。康复新液含美洲大蠊提取物,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5、抗菌治疗:

根除幽门螺杆菌需联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铋剂,疗程通常14天。呋喃唑酮适用于耐药菌株,可能出现周围神经炎。甲硝唑联合四环素可作为二线方案,治疗期间需禁酒。

饮食应选择低纤维、低脂的温软食物,如山药粥、蒸蛋羹等,避免辛辣刺激及过酸食物。进食后保持坐位30分钟,每日分5-6餐减轻胃负担。适量补充维生素B12和铁剂预防贫血,伴有焦虑情绪者可尝试呼吸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定期胃镜复查监测黏膜愈合情况,出现呕血或黑便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