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婴儿出牙顺序及时间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律,乳牙的萌出顺序为下中切牙、上中切牙、上侧切牙、下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出牙时间因人而异,但一般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到3岁左右完成全部乳牙的生长。
1、下中切牙:下中切牙通常是婴儿最早萌出的牙齿,一般在6-10个月时出现。萌出时可能伴随牙龈肿胀、流口水等症状。家长可通过给婴儿使用牙胶或轻轻按摩牙龈来缓解不适。
2、上中切牙:上中切牙通常在8-12个月时萌出,位置位于上颌正中央。萌出时婴儿可能会出现轻微发热、食欲下降等现象。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柔软的牙刷清洁牙齿表面,有助于预防龋齿。
3、上侧切牙:上侧切牙位于上中切牙两侧,一般在9-13个月时萌出。萌出期间婴儿可能会感到牙龈不适,表现为咬手指或玩具。家长应避免给婴儿喂食过甜的食物,以减少牙齿受损的风险。
4、下侧切牙:下侧切牙位于下中切牙两侧,通常在10-16个月时萌出。萌出时婴儿可能会出现轻微烦躁、睡眠不安等情况。家长可通过给婴儿提供冷敷的牙胶或毛巾来缓解牙龈不适。
5、第一乳磨牙:第一乳磨牙位于乳尖牙后方,一般在13-19个月时萌出。萌出时婴儿可能会感到明显的牙龈疼痛,表现为哭闹或拒绝进食。家长应确保婴儿摄入足够的营养,避免因出牙影响生长发育。
6、乳尖牙:乳尖牙位于侧切牙与第一乳磨牙之间,通常在16-22个月时萌出。萌出时婴儿可能会出现流口水增多、咬硬物的行为。家长应注意观察婴儿的口腔卫生,避免因咬硬物导致牙齿损伤。
7、第二乳磨牙:第二乳磨牙位于第一乳磨牙后方,一般在23-33个月时萌出。萌出时婴儿可能会感到明显的牙龈不适,表现为食欲下降或情绪不稳定。家长可通过给婴儿提供软质食物,减轻咀嚼时的疼痛感。
婴儿出牙期间,家长应注意观察婴儿的口腔卫生,定期清洁牙齿表面,避免食物残渣滞留。适当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腐等,有助于牙齿的健康发育。同时,保持婴儿的情绪稳定,避免因出牙不适影响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