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大肠癌的诊断需要通过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判断,主要包括结肠镜检查、粪便潜血试验、影像学检查、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病理学检查。

1、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肠道黏膜情况,发现可疑病变时可进行活检。检查前需进行肠道清洁准备,通常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导泻。检查过程中可能伴随轻微不适,但一般无需麻醉。

2、粪便潜血试验:粪便潜血试验是一种无创筛查方法,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肉眼不可见的血液。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需进一步检查。常用方法包括化学法和免疫法,后者特异性更高。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CT、MRI和PET-CT等,用于评估肿瘤大小、位置、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情况。CT检查可清晰显示肠壁增厚及周围淋巴结肿大;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助于评估直肠癌;PET-CT可发现远处转移灶。检查前需禁食4-6小时。

4、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液肿瘤标志物如CEA和CA19-9可用于辅助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CEA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大肠癌,但特异性不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CA19-9升高可能与胰腺癌、胆管癌等相关。建议定期监测以评估病情变化。

5、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大肠癌的关键,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明确肿瘤类型、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常见病理类型包括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等。检查结果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饮食方面,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摄入。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护理方面,注意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定期进行肛门指检。如出现便血、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