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可以早期发现吗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大肠癌可以通过定期筛查和早期诊断实现早期发现。早期发现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减少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筛查方法:大肠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包括粪便潜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粪便潜血试验可以检测粪便中的微量血液,适用于初步筛查;结肠镜能够直接观察肠道内壁,发现息肉或早期癌变,并进行活检或切除,是确诊的金标准。

2、高危人群:年龄在50岁以上、有家族史、患有炎症性肠病或曾患大肠息肉的人群属于大肠癌的高危人群,需要更加频繁的筛查。建议这类人群每1-2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3、早期症状: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若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体重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这些症状虽然不一定是大肠癌的特异性表现,但不容忽视。

4、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大肠癌风险。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5、定期体检:除了针对性的筛查,定期进行全面体检也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体检中结合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

预防大肠癌的关键在于早期筛查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结合。建议50岁以上人群及高危人群每年进行粪便潜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同时注意饮食均衡,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保持适度的运动量,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戒烟限酒、保持乐观心态也对预防大肠癌有积极作用。如有疑虑,应及时咨询制定个性化的筛查和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