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腺样体肥大可通过中药汤剂、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穴位贴敷、饮食调理等方式治疗。腺样体肥大多由肺脾气虚、痰瘀互结、外感风热、肾阴不足、情志失调等因素引起。
针对肺脾气虚型常用玉屏风散加减,含黄芪、白术等补益脾肺;痰瘀互结型多用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含半夏、陈皮等化痰活血。需由中医师辨证开方,儿童需调整剂量,避免使用苦寒伤胃药物。
常选取迎香、印堂、合谷等穴位,配合艾灸大椎、肺俞等背俞穴。通过刺激经络调节免疫功能,减轻鼻塞症状。治疗需专业医师操作,幼儿建议采用浅刺快针法,每周2-3次为宜。
采用开天门、推坎宫等小儿推拿手法,配合按揉迎香、风池等穴位。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缓解鼻咽部充血。操作需力度适中,每日1次,睡前实施效果更佳。
选用白芥子、细辛等药物研末调制,贴敷于天突、膻中等穴位。通过药物渗透刺激经络,改善呼吸道通气功能。皮肤敏感者需缩短贴敷时间,出现红疹应立即停用。
宜食用山药、百合等健脾益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肺热型可用梨汁、白萝卜汤清热,气虚型可服用黄芪粥。同时控制甜食摄入,减少痰湿生成。
中医治疗期间应保持鼻腔清洁,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适度进行深呼吸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引发呼吸困难。保证充足睡眠,枕头适当垫高。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日常可按摩鼻翼两侧迎香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果。若出现持续鼾症、听力下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