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发热怕冷可能由感染、免疫反应、内分泌失调、药物反应、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感染是发热怕冷的常见原因,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导致体温升高。感染部位不同,症状也有所差异,如上呼吸道感染常伴有咳嗽、咽痛,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同时配合退热药物缓解症状。
某些免疫性疾病或过敏反应也可能引发发热怕冷。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引发炎症反应。过敏反应则可能因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导致体温升高。治疗需针对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抗过敏药物,并避免接触过敏原。
内分泌系统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可能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怕冷。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新陈代谢加快,体温升高;甲状腺功能低下则可能导致体温偏低,但伴随其他症状如乏力、畏寒。治疗需根据内分泌疾病类型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或抗甲状腺药物。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或免疫抑制剂可能引起发热怕冷等不良反应。药物过敏或药物热是常见表现,通常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治疗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根据症状使用抗过敏药物或退热药物。
极端环境如高温、低温或高海拔地区,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引发发热怕冷。高温环境中,人体散热困难,体温升高;低温环境中,体温可能下降,但伴随寒战。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治疗需尽快脱离极端环境,并根据症状采取降温或保暖措施。
发热怕冷时,需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发热怕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