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学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女性腰疼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理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长时间穿着高跟鞋或久坐可能导致腰部肌肉持续紧张。妊娠期子宫增大也会对腰椎产生额外压力。这类疼痛通常通过调整姿势、热敷按摩即可改善,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睡眠时采用侧卧屈膝体位减轻腰部负担。
反复弯腰提重物或运动过度可能造成腰部肌肉纤维微损伤。疼痛多表现为两侧腰肌酸胀,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急性期需停止引发疼痛的活动,可采用微波理疗促进血液循环,配合外用活血化瘀膏药辅助恢复。
椎间盘退变或外伤可能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典型症状为下肢放射性疼痛伴腰部活动受限,咳嗽时疼痛加剧。轻度突出可通过腰椎牵引缓解压迫,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等微创手术。
肾盂肾炎或输尿管结石可能引发腰部钝痛,多伴有尿频尿急症状。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超声检查能发现结石或肾积水。针对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治疗,结石直径小于6毫米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出。
盆腔炎或子宫肌瘤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发腰骶部坠痛,疼痛常与月经周期相关。妇科检查可发现附件区压痛或包块,B超能明确肌瘤位置大小。治疗需针对原发病,盆腔炎需规范抗感染治疗,较大肌瘤需考虑切除术。
建议每日进行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避免单次提重物超过5公斤。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色蔬菜。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发热、排尿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长时间使用护腰可能减弱腰部肌肉力量,每日佩戴不宜超过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