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学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经常腰疼可能由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理疗、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会导致腰部肌肉持续性紧张,造成局部乳酸堆积和微循环障碍。常见于久坐办公人员或体力劳动者。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配合热敷和按摩缓解肌肉痉挛;慢性期建议进行游泳、小燕飞等锻炼加强腰背肌力量。
椎间盘退变或外伤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疼痛常放射至臀部及下肢。可能与长期弯腰劳动、肥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起僵硬、咳嗽加重等症状。轻度突出可采用牵引治疗,重度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
骨量流失导致椎体承重能力下降,易引发压缩性骨折。中老年女性多见,与雌激素水平下降、缺钙有关。表现为夜间静息痛、身高变矮。基础治疗需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严重者可选择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
肾结石、肾炎等疾病会引起腰部钝痛或绞痛,疼痛多位于肋脊角区域。可能与饮水不足、高嘌呤饮食有关,常伴随排尿异常、发热等症状。需通过尿常规、B超明确诊断,结石小于6毫米可通过排石治疗。
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病变可导致腰骶部坠痛,疼痛具有周期性特点。与经期卫生不良、宫腔操作史相关,多伴有白带异常。需进行妇科检查及超声确诊,必要时采用抗生素或腹腔镜手术。
建议每日进行半小时快走或八段锦锻炼增强核心肌群,睡眠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膝盖微屈姿势。饮食注意补充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质食物,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突发剧烈腰痛或伴随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