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老年人失眠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善睡眠环境、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老年人失眠通常由生理变化、疾病影响、心理压力、药物副作用、环境干扰等原因引起。
1、生活习惯:老年人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白天长时间午睡,晚上尽量固定时间上床。睡前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晚餐不宜过饱,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帮助放松身心。
2、睡眠环境:卧室应保持安静、黑暗、温度适宜,床具应舒适。老年人对光线和声音较为敏感,可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辅助工具,减少外界干扰。睡前可进行泡脚、听轻音乐等放松活动。
3、心理疏导:老年人失眠常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家人应多陪伴沟通,帮助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改善睡眠质量。
4、药物治疗:对于长期失眠的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佐匹克隆片7.5mg、艾司唑仑片1mg、阿普唑仑片0.4mg等,需注意药物依赖性和副作用。
5、疾病管理:老年人失眠可能与慢性疾病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病情发展。同时,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抑郁药等可能影响睡眠,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老年人失眠的日常护理中,饮食方面可多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燕麦等,帮助促进睡眠。运动方面建议选择太极拳、瑜伽等舒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护理上应注重心理关怀,营造舒适的睡眠氛围,帮助老年人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