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肌炎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肌纤维化甚至猝死。
心肌炎严重时,心肌细胞受损,心脏收缩功能下降,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缓解症状。
心肌炎可引发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心律失常。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头晕、晕厥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危及生命,需通过药物或植入心脏起搏器等方式治疗。
心肌炎严重时,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导致全身器官供血不足,引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可能出现血压骤降、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症状,需紧急抢救,包括药物支持和机械辅助循环等措施。
心肌炎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心肌组织纤维化,心脏弹性下降,功能进一步受损。心肌纤维化不可逆,需通过药物和心脏康复训练延缓病情进展。
心肌炎严重时,可能引发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导致猝死。猝死通常发生突然,难以预测,需通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降低风险。
心肌炎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遵医嘱服药,预防病情加重。适当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等,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