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股骨头坏死可通过观察疼痛、活动受限、步态异常、肌肉萎缩和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判断。股骨头坏死通常由长期使用激素、酗酒、外伤、骨质疏松和血液供应障碍等原因引起。
1、疼痛: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症状多为髋关节或腹股沟区域的隐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能向大腿内侧或膝关节放射,夜间疼痛加剧。若出现持续性疼痛,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
2、活动受限:股骨头坏死患者常表现为髋关节活动范围缩小,尤其是内旋和外展动作受限。日常活动如穿鞋袜、上下楼梯时可能出现困难。若活动受限持续加重,需警惕股骨头坏死的可能。
3、步态异常:股骨头坏死可能导致跛行,表现为患侧下肢负重时疼痛加剧,行走时身体向健侧倾斜。长期跛行可能引发脊柱侧弯或骨盆倾斜,进一步影响步态。
4、肌肉萎缩:股骨头坏死患者由于疼痛和活动减少,可能出现患侧大腿肌肉萎缩,表现为肌肉体积缩小、力量减弱。肌肉萎缩会进一步加重关节不稳定,形成恶性循环。
5、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发现股骨头形态改变,如囊性变、硬化或塌陷。MRI检查能更早发现股骨头缺血性改变,是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手段。若怀疑股骨头坏死,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日常护理中,建议避免过度负重,控制体重,减少对髋关节的压力。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和绿叶蔬菜,有助于骨骼健康。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