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孤独症和自闭症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述,均指自闭症谱系障碍。孤独症通常用于描述患者的社交障碍和情感隔离,而自闭症则更强调患者的核心症状。两者在医学诊断上没有区别,均属于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困难、语言沟通障碍以及重复刻板行为。
1、社交障碍:孤独症患者常表现出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回应能力不足,难以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早期干预可通过社交技能训练和家庭支持改善症状,帮助患者逐步融入社会。
2、语言沟通:许多孤独症患者存在语言发育迟缓或完全缺乏语言能力。语言治疗和行为干预是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个性化训练计划提升患者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重复行为:孤独症患者常表现出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如反复拍手或固定日常流程。行为疗法和结构化环境有助于减少这些行为,同时增加适应性行为。
4、感觉敏感:部分孤独症患者对声音、光线或触觉等感官刺激异常敏感。感觉统合治疗和适应性环境调整可以缓解这些不适,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5、共病问题:孤独症患者可能伴随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焦虑症或智力障碍等问题。针对共病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以改善整体功能。
日常护理中,家长和照顾者应注重为孤独症患者提供稳定、结构化的生活环境,避免过度刺激。饮食方面,建议均衡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新鲜蔬菜。适度运动如游泳或瑜伽有助于缓解焦虑,增强身体协调性。定期与专业医生沟通,调整干预策略,是长期管理孤独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