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自闭症患者常伴随多动症表现,二者共病率较高。自闭症与多动症共患主要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刺激、认知功能缺陷、情绪调节障碍等原因有关。
自闭症和多动症均涉及大脑前额叶、基底神经节等区域的功能失调。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紊乱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与冲动行为。早期脑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特定脑区结构或功能连接的差异性。
家系研究表明两种疾病存在共同遗传风险基因,如DRD4、DAT1等基因变异可能同时影响社交沟通能力与行为抑制功能。约15%-30%自闭症患者的直系亲属存在多动症病史。
孕期感染、重金属暴露等环境因素可能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影响胎儿神经发育。出生后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或过早接触电子屏幕可能加剧注意缺陷和刻板行为的表现。
执行功能受损是核心特征,患儿常表现为工作记忆不足、任务切换困难。约60%自闭症伴多动症儿童存在智力发育不平衡,特定领域如视觉空间能力与语言能力差异显著。
感觉过敏引发的焦虑易诱发过度活动,而社交挫败感可能进一步加重注意力分散。部分患儿会通过重复摇晃、拍手等自我刺激行为缓解情绪压力。
针对自闭症伴多动症的管理需采取综合干预,包括结构化教育训练、感觉统合治疗、行为矫正疗法等非药物手段。饮食方面建议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减少人工色素及防腐剂摄入。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有助于改善注意力,家长应参与干预训练以保持治疗一致性。建议每3-6个月进行发育评估并根据症状变化调整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