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确实可能引起心脏病,主要原因包括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
高血压会使心脏在泵血时承受更大的压力,长期如此会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心脏壁增厚,心脏功能逐渐下降。这种持续的负担会加速心脏的衰老和损伤,最终可能引发心脏病的发生。
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是心脏供血的主要血管,斑块的形成会导致血管狭窄,血流减少,进而引发心肌缺血,增加心脏病风险。
长期高血压会使左心室壁增厚,称为左心室肥厚。心肌肥厚会降低心脏的弹性,影响心脏的舒张功能,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严重时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
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引发心律失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性早搏等,这些异常心律会增加心脏负担,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或其他严重心脏事件。
长期高血压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即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满足身体需求。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为了预防高血压引发的心脏病,建议日常生活中保持低盐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同时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