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何海贤 主治医师

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耳鸣、耳痛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噪音损伤、耳垢栓塞、血管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炎症反应,多与细菌或真菌感染有关。游泳进水、频繁掏耳等行为可能破坏外耳道皮肤屏障,出现耳痛伴瘙痒感,严重时可引发搏动性耳鸣。治疗需保持耳道干燥,局部使用抗菌滴耳液,避免搔抓刺激。

2、中耳炎:

中耳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腔。急性期表现为耳深部胀痛、听力下降,化脓时可伴高频耳鸣。儿童因咽鼓管结构特殊更易发病。需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鼓膜明显充血膨隆时需考虑鼓膜穿刺引流。

3、噪音损伤:

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噪音可能导致耳蜗毛细胞损伤,早期表现为短暂耳鸣,持续暴露会出现持续性高调耳鸣伴耳闷痛。工厂作业、耳机音量过大是常见诱因。需立即脱离噪音环境,佩戴防护耳塞,辅以改善微循环治疗。

4、耳垢栓塞:

耳垢过度堆积可能完全阻塞外耳道,除耳闷胀感外,压迫鼓膜会引发反射性耳痛,同时因声波传导受阻出现低频耳鸣。禁止自行掏挖,应由医生用耵聍钩或冲洗法清除。油性耳垢体质者建议每半年专业清理一次。

5、血管性疾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可能引起血管搏动性耳鸣,耳痛多为牵扯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耳鸣常呈风吹样,转头可能加重症状。需控制基础疾病,严重血管畸形需介入治疗。突发单侧耳鸣伴眩晕需排除听神经瘤。

日常需避免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减少咖啡因摄入可减轻血管痉挛性耳鸣。建议进行耳周穴位按摩如听宫、翳风穴,温水浴促进耳部血液循环。若耳鸣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听力骤降、面部麻木等症状,需尽早就诊完善电测听、颞骨CT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