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这与疾病导致的肌肉活动减少或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有关。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导致肌肉无力或疲劳。肌肉萎缩通常发生在长期缺乏运动或肌肉活动受限的情况下,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这一症状。
1、神经肌肉传递障碍:重症肌无力的核心问题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攻击,导致信号传递受阻。肌肉无法正常收缩,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肌肉萎缩。治疗上,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新斯的明口服片剂,15-30mg每日3次可改善症状。
2、肌肉活动减少:由于肌肉无力,患者可能减少日常活动,导致肌肉长期处于静止状态,进而引发萎缩。建议通过适度的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如低强度的肌肉拉伸和力量训练,帮助维持肌肉功能。
3、营养摄入不足:部分患者可能因吞咽困难或食欲下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肌肉健康。建议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类和绿叶蔬菜,必要时可补充营养剂。
4、伴随症状:重症肌无力患者常伴有眼睑下垂、复视等症状,进一步限制日常活动。治疗上,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口服片剂,5-60mg每日可减轻症状,必要时需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
5、长期并发症:重症肌无力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呼吸肌无力甚至呼吸衰竭。定期监测肺功能,必要时使用呼吸辅助设备,如无创通气,以预防并发症。
重症肌无力患者需注意均衡饮食,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豆类和新鲜果蔬。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或瑜伽,有助于维持肌肉功能。定期复诊,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是控制病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