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阿托品抗休克的主要机制是通过阻断M胆碱受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减少腺体分泌、抑制迷走神经兴奋等作用实现。
1、扩张血管:阿托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使血管扩张,增加外周血流量,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这种作用在休克早期尤为重要,可缓解因血管收缩导致的组织缺血缺氧。
2、改善微循环:阿托品能够解除微血管痉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浆外渗,改善微循环障碍。这一机制有助于恢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减轻休克对器官的损害。
3、减少腺体分泌: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尤其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腺体,减少分泌物对呼吸道的阻塞,改善通气功能。这一作用在休克患者中尤为重要,可降低呼吸道并发症的风险。
4、抑制迷走神经兴奋:阿托品通过阻断心脏的M受体,抑制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这一机制在休克患者中可提高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5、中枢兴奋作用:阿托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提高呼吸中枢的兴奋性,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改善氧合状态。这一作用在休克患者中可缓解呼吸衰竭的症状。
阿托品在抗休克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避免过量导致不良反应。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有助于增强机体抗休克能力。同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对休克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