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药物流产适用于怀孕49天以内的女性,通过口服药物终止妊娠。药物流产的主要药物包括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米非司酮的常用剂量为150mg,分次口服,米索前列醇的剂量为600μg,单次口服。药物流产的成功率较高,但可能存在不完全流产、出血过多等风险,需密切观察。
1、适应时间:药物流产的最佳时间为怀孕35-49天,此时胚胎较小,药物效果较好。过早或过晚进行药物流产可能影响成功率或增加风险。女性在确认怀孕后应尽早咨询确定是否适合药物流产。
2、药物作用:米非司酮通过阻断孕激素受体,使胚胎失去支持而脱落。米索前列醇则促进子宫收缩,帮助排出胚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流产成功率。药物流产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3、注意事项:药物流产前需进行B超检查,确认宫内妊娠及孕周。流产后需观察出血情况,若出血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需及时就医。流产后需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促进身体恢复。
4、风险防范:药物流产可能导致不完全流产,需进行清宫手术。部分女性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严重时需就医处理。流产后需定期复查,确保子宫恢复良好。
5、心理疏导:药物流产可能对女性心理造成一定影响,需家人及朋友给予支持。流产后可进行心理咨询,缓解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身体恢复。
药物流产后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等,促进身体恢复。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子宫收缩及身体康复。流产后需避免性生活及盆浴,防止感染。定期复查,确保子宫恢复良好,为下次怀孕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