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胆囊炎可能由胆囊结石、细菌感染、胆囊排空障碍、寄生虫感染、胆道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1、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胆囊炎最常见的原因,结石阻塞胆囊管或胆总管,导致胆汁淤积和胆囊壁炎症。治疗上可通过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每日3次或行胆囊切除术。
2、细菌感染: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可通过胆道逆行感染胆囊,引发急性胆囊炎。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每日1次静脉注射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625mg,每日3次口服。
3、胆囊排空障碍:胆囊排空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胆汁滞留,增加炎症风险。可通过低脂饮食和规律进食改善,必要时行胆囊造影检查。
4、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如肝吸虫感染胆道系统,可能引发胆囊炎。治疗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吡喹酮25mg/kg,单次口服,并注意饮食卫生。
5、胆道梗阻:胆道肿瘤或狭窄可能导致胆汁排出受阻,引发胆囊炎。治疗需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或胆道引流术,解除梗阻。
胆囊炎患者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减轻症状。定期复查超声或CT,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