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胆囊炎的诊断可通过腹部超声、血液检查、CT扫描、核磁共振和胆囊造影等方式进行。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1、腹部超声:腹部超声是诊断胆囊炎的首选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胆囊壁增厚、胆囊内结石或积液等异常情况。超声检查无创、操作简便,适合大多数患者。
2、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评估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胆囊炎患者通常会出现白细胞升高,提示体内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
3、CT扫描:CT扫描适用于复杂病例,如怀疑胆囊穿孔或周围组织感染。CT能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病变范围及并发症。
4、核磁共振:核磁共振对胆囊及胆管的显示效果优于超声和CT,尤其适用于胆管结石或胆管炎的诊断。核磁共振无辐射,适合孕妇或对辐射敏感的患者。
5、胆囊造影:胆囊造影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造影剂,观察胆囊的形态和功能。该方法可评估胆囊的收缩功能及是否存在结石或梗阻,但操作相对复杂。
胆囊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建议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如散步、瑜伽等。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