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怎么办有什么坏处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等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喂养不足、感染、溶血性疾病、遗传代谢病等原因引起。

1、胆红素代谢异常: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胆红素代谢能力较弱,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可通过增加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必要时使用光照疗法降低胆红素水平。

2、母乳喂养不足:母乳喂养不足会导致新生儿摄入量减少,影响胆红素排泄。建议增加母乳喂养次数,确保新生儿摄入足够奶量,必要时补充配方奶。

3、感染:新生儿感染可能导致胆红素生成增加或排泄减少。治疗需针对感染源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125mg/次,每日3次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20mg/kg/次,每日2次。

4、溶血性疾病: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会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过多。治疗可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1g/kg,单次使用或换血疗法,严重时需进行血浆置换。

5、遗传代谢病:某些遗传代谢病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黄疸。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如苯丙酮尿症需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摩擦刺激。饮食上应确保母乳或配方奶摄入充足,必要时补充水分。适度日光浴有助于胆红素代谢,但需避免阳光直射。若黄疸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