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童年情绪障碍的分类主要包括分离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选择性缄默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分离焦虑障碍表现为与主要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恐惧;广泛性焦虑障碍涉及对多种日常事务的过度担忧;社交焦虑障碍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极度害怕被他人评价或羞辱;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在特定场合下无法说话,而在其他场合下言语正常;创伤后应激障碍则是经历创伤事件后出现的持续性情绪困扰。这些分类有助于识别和干预儿童的情绪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1、分离焦虑:儿童与主要依恋对象分离时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恐惧,可能伴有身体不适如头痛或腹痛。治疗包括行为疗法和家庭支持,帮助儿童逐渐适应分离情境,增强安全感。
2、广泛性焦虑:儿童对日常事务如学业、家庭关系等产生过度担忧,常伴有睡眠问题和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儿童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减少焦虑感。
3、社交焦虑:儿童在社交场合中极度害怕被他人评价或羞辱,可能避免参与集体活动。社交技能训练和暴露疗法有助于儿童逐步适应社交环境,提升自信心。
4、选择性缄默:儿童在特定场合下无法说话,而在其他场合下言语正常,可能与社交焦虑有关。语言治疗和心理支持可帮助儿童克服缄默,促进语言表达。
5、创伤后应激:儿童经历创伤事件后出现持续性情绪困扰,如噩梦、闪回和情绪麻木。创伤聚焦认知行为疗法和家庭支持有助于儿童处理创伤记忆,恢复情绪平衡。
童年情绪障碍的治疗和护理需结合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家庭环境,采用多元化的干预策略。饮食上,均衡营养有助于稳定情绪,如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运动方面,适量的体育活动如跑步、游泳可缓解焦虑;护理上,家长需提供情感支持,营造安全稳定的家庭氛围,帮助儿童逐步克服情绪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