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腰椎骨折患者护理要点包括体位管理、疼痛控制、功能锻炼、心理支持和预防并发症。
1、体位管理:腰椎骨折患者需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加重损伤。建议使用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翻身时需采用轴线翻身法,避免扭转脊柱。床垫不宜过软,以免影响脊柱稳定性。患者卧床期间,可在腰部下方垫软枕,维持腰椎生理曲度。
2、疼痛控制:腰椎骨折后疼痛较为明显,可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方法缓解。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400mg,每日3次或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每日3次。同时可配合热敷、冷敷等物理疗法,缓解局部疼痛和肌肉紧张。
3、功能锻炼: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腰椎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卧床期间可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训练,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骨折稳定后,逐步进行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脊柱稳定性。
4、心理支持:腰椎骨折患者常因活动受限和疼痛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增强其康复信心。鼓励家属参与护理,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5、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患者需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气垫床或减压垫。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预防肺部感染。下肢可穿戴弹力袜,进行被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腰椎骨折患者护理需注重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促进骨折愈合。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加阳光照射,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增强骨骼健康。定期复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