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晒伤可通过冷敷、保湿、药物涂抹等方式修复。晒伤通常由紫外线过度照射引起,皮肤屏障受损后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1、冷敷降温:晒伤后立即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受损皮肤上,每次10-15分钟,重复多次。冷敷有助于缓解皮肤灼热感,减少炎症反应,避免皮肤进一步损伤。注意不要直接用冰块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2、保湿修复:使用含有芦荟、燕麦、维生素E等成分的保湿产品,每天涂抹2-3次。这些成分具有舒缓、修复作用,能促进皮肤屏障恢复,减少脱皮现象。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温和产品,避免刺激皮肤。
3、药物涂抹:对于中度晒伤,可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1%浓度或炉甘石洗剂,每天涂抹2-3次。这些药物具有抗炎、止痒作用,能缓解皮肤红肿、疼痛。严重晒伤需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更强效的皮质类固醇药膏。
4、避免刺激:晒伤后避免使用含酒精、果酸、水杨酸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避免热水浴、桑拿等高温环境,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使用SPF30以上的防晒霜,穿长袖衣物,戴宽边帽。
5、补水饮食:晒伤后多喝水,每天至少饮用2升水,帮助身体排毒。增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摄入,如橙子、草莓、坚果等,有助于皮肤修复。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晒伤修复期间,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或撕扯脱皮部位。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皮肤修复。若晒伤严重,出现水疱、发烧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感染或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