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可通过控制血糖、调整作息、合理饮食等方式管理。熬夜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免疫力下降、加重并发症等问题。
1、血糖波动: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导致血糖水平不稳定。糖尿病患者本身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熬夜会加剧血糖波动,增加高血糖或低血糖的风险。建议糖尿病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2、免疫力下降:熬夜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感染。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免疫力本就较低,熬夜会进一步降低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3、加重并发症:熬夜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血管负担。糖尿病患者本身容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熬夜会加重这些并发症的风险。避免熬夜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4、影响情绪:熬夜会使人感到疲劳、焦虑,影响情绪稳定。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情绪波动较大,熬夜会加剧情绪不稳定,影响生活质量。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情绪调节。
5、代谢紊乱:熬夜会打乱人体的代谢节奏,影响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正常代谢。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功能异常,代谢本就紊乱,熬夜会进一步加重代谢问题。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
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血糖控制和整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豆类等,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运动方面,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