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肤过敏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药膏、保湿护理、避免过敏原、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皮肤过敏通常由接触过敏原、食物过敏、药物反应、环境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抗组胺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一次、西替利嗪片10mg/次,每日一次、非索非那定片60mg/次,每日两次可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
2、外用激素药膏:局部涂抹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1%浓度,每日两次、糠酸莫米松乳膏0.1%浓度,每日一次、倍他米松乳膏0.05%浓度,每日两次可减轻皮肤炎症和瘙痒。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以免引起皮肤萎缩。
3、保湿护理:使用温和的保湿产品如凡士林、尿素乳膏、神经酰胺乳液,可修复皮肤屏障,减少水分流失,缓解干燥和瘙痒。每日早晚各涂抹一次,尤其在洗澡后立即使用效果更佳。
4、避免过敏原:识别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皮肤过敏的关键。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某些化妆品成分等。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后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
5、免疫调节:对于反复发作的皮肤过敏,可考虑免疫调节治疗,如注射免疫球蛋白、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每日2.5-5mg/kg或他克莫司软膏0.03%-0.1%浓度,每日两次。这类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免疫功能。
皮肤过敏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深海鱼,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可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过多刺激皮肤。日常护理中,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护产品,避免频繁使用热水洗澡,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助于减少过敏发作。